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政府门户网站
信阳政府门户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新闻投稿

韩安和波尔登铁路造林引种探秘

时间:2015-11-10 09:5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翁   点击:
       
       鸡公山风景区植被繁茂,外来植物和花卉颇多。著名诗人刘景向在1923 年出版的《鸡公山竹枝词》中写到:“洋葱番薯满山栽,花木多从异国来。”也就是说鸡公山从域外引种了许多高等植物和花卉。这与在鸡公山建造别墅的23个国家和铁道部在鸡公山组建的造林试验场有密切关系。别墅投建国房主把本国的国树和国花移植到房屋周围,以念故土之情。铁路林业试验场引进外来速生树种为解决枕木和电杆。此文专门探寻韩安和波尔登是如何进行铁路造林引种的。
       韩安、波尔登从何处引种?与何人有关系呢?1918 年,中国著名林业家韩安出任鸡公山林业实验所所长,他聘请英国人波尔登为襄林政,即客卿林务员,两人共同办理引种和育苗工作。他们在鸡公山、李家寨、确山黄山坡购置荒山数万亩,建苗圃25 处,每处200亩。为解决铁路所需,从外域引种了落羽杉、池杉、赤地松、火炬松、核桃楸等速生优良树种。这些树种在鸡公山区域生长良好,现在已繁衍90 余年。特别是落羽已是第三代大片林带,优质速生,十年成材,现在已定为国家种质资源库,成为珍贵的树种,进行无性系繁殖,引种到20 余个省市自治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在大茶沟口处的落羽杉林已辟为“波尔登森林公园”,成为鸡公山风景区的景区之一,2006 年9 月29 日对外开放,让更多的游客领略鸡公山林业风光,了解林业对人类的作用,教育后人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管好森林。

        鸡公山林业试验场引种的树木与韩安、波尔登、威尔逊、赫尔斯4人紧密相连。
        韩安1909~1911年就读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攻读化学,获学士学位;1911~1912年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林业,获硕士学位;1912~1913 年又续入威斯康星大学农科学习一年。他一连3 次进入大学深造,文化和专业素质很高。回国后,任北洋政府农业部佥事、吉林林业局主任、东三省林务主任,因此和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美国同仁有了广泛的接触和联系渠道。
      1913~1918 年,出任农商部佥事。为发挥林学硕士专长,该部在1916 年设立林务处,因人设位,韩安任林务处会办。韩安特聘波尔登为林务处调查科科长,专门采集植物。1918年,铁道部决定设京汉铁路局林业事务所,商调韩安任所长,韩又聘波尔登为襄林政,即客卿林务员。他们二人在鸡公山区域实验育苗和造林。此时农商部林务处裁撤,实际上农商部专门为韩安而设。
       韩、波密切协作,把场部定在鸡公山大茶沟口西侧深山里。初期,他们住在破旧的火车车厢里,为时两年之久,到1920 年才建起了场部住房。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培育了大量的苗木。
波尔登第一次到中国西北考察、采集植物标本4年(1909~1912)。1913年前后,英国著名植物采集家欧内斯特·威尔逊(Ernest Wilson)在英国维驰植物培育中心(Veitch Nursery)(即苗圃)1907 年辞职,到美国马萨诸塞州阿诺尔德树木园(ArnoldArboretum,Massachusetts)从事植物采集工作。威尔逊多次到中国西北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对西北植物   比较熟悉。此时波尔登接任了维驰植物采集职位。两次到中国西北采集植物标本,已成为著名的植物采集家。
        1914 年波尔登第二次到中国西北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他受到维驰植物园和威尔逊工作的阿诺尔德树木园的资助,将采集到的标本和种子共同分享,因此波尔登一人有着两个老板,连着两个国家。韩安、波尔登、威尔逊3 人成了林业界的挚友。
       韩安和波尔登在鸡公山育苗和引种外国优良树种,多是通过韩安的美国朋友和在阿诺尔德树木园工作的威尔逊从美洲运来,特别是阿诺尔德树木园提供的较多。落羽杉是从美国新泽西州引入的。
       韩安在1916 年入农商部林务处会办时,提出:“中国树木种类极繁,秦西各国派植物专家前来研究采集者,年不乏人。中国提倡林业,亟宜将树木择其要者辨别种类,审定名实。”美国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自19世纪末起先后数次来华,在中国西部大规模采集标本。韩安聘他为植物学顾问。在波尔登、比利时植物学家赫尔斯协助下,着手编撰《中国植物志》 。1918 年韩安调到铁道部,农商部林务处裁撤,《中国植物志》无果而终。
        威尔逊将标本和文字记载带回美国,编撰成著名的《威尔逊植物志》,其中中国部分3 卷。留在中国的一份标本和文字,因战乱和政局不稳,丧失无遗,十分可惜!威尔逊将图片、标本、记录等存入美国耶鲁大学。比利时的赫尔斯也多次考察中国植物,采集不少标本,写成了《陇海沿线树产目录》公开出版。
       1920 年冯玉祥旅被毅军排斥,移居鸡公山、武胜关京汉铁路沿线,与林业试验站的韩安接触,经过来往交谈,竟达到惊人的“五同”———同乡(同是安徽巢县人)、同庚、同苦出身、同信仰、同志向(为国为民出力)。冯从韩那里受到林业对人类的益处的启迪,1921 年春动员兵工在鸡公山区植树数百万株,开创了河南兵工植树的先河。此后,冯玉祥部队开到哪里就在当地植树绿化。到徐州驻防,进行植树绿化时,写了一首打油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由于冯和韩成为挚友,冯玉祥调到哪里,都带韩在当地任职,负责林业。
        波尔登在中国黄土高原和深山老林工作12年,日晒雨淋,旷野露宿,条件艰苦,积劳成疾,于1921 年患白喉病住进北京法国医院,医治无效,不幸身亡,留葬北京西便门英人墓地,此墓地现已了无痕迹。他英年早逝,年仅42 岁,留下很多遗憾和惋惜!出身园艺世家,酷爱园艺和植物采集事业。不计名利,埋头苦干,不喜张扬,虽订婚,但未婚,一生倾心园林。由于他对中国西北植物的调查功绩,约在1917年被农商部授三等嘉禾章。其后授韩安旨意,遴选100 种造林绿化树种,1920 年3月14日中华民国总统以总统5 号令,授与波尔登“功勋杯”。因波尔登的事迹感人,辞世后国民党元老、交通部长叶恭绰和燕京大学校长王世育等45位林业同仁,为他在鸡公山落羽杉林区和确山黄山坡两处立碑纪念。现在鸡公山的碑仍完好保存,在原址耸立,建亭保护,游客闻知十分敬仰,纷纷前来凭吊。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