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政府门户网站
信阳政府门户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新闻投稿

散落在景区山野里的红色珍珠——鸡公山管理区辖区内的革命遗址略记

时间:2016-05-11 12:29   来源:鸡公山文化2016春季号   作者:郭立凡   点击:
      鸡公山风景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山上享有“百年避暑胜地,千年历史遗存,万国文化荟萃”之美誉;山下京广线、107国道纵贯南北。信阳毛尖茶树叠翠铺秀,漫山飘香。满山遍野栗花飞扬,栗果压枝。鸡公山风景区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劳动人民勤劳善良;不仅积淀了丰厚的历史人文,而且蕴涵了丰富的红色革命印记。鸡公山管理区辖区内的六处典型的革命遗址,就是有力的证明。
       一、信应地委办公室旧址
      在李家寨镇老湾村明家老湾。1939年秋,地委机关正式成立,在此办公。领导豫鄂边区人民抗战三年之久。1942年迁移。其间地委领导分别有刘 子厚、文敏生、赵守一、娄广奇、方正华、王光力。军事领导有张裕生、周映渠、任子恒、冯仁恩。办公室三间楼房和三进通院保存完整,现为村民李家谋居住。
       二、信南县政府旧址
在大王村船石沟胡家祠堂。1939年冬,成为信南县委、县政府驻地。1942年迁移。其间领导人有:书记郭久恒、县长蔡韬庵及段远钟、孙石、李文捷、刘顺等其他领导。今旧址楼院部分尚存,为村民居住。
      二、新五师兵工厂旧址
      在老湾村境内天平山半腰处。此厂为新四军五师1938年创办。1942年随部迁移。在此期间下设鸡枫林寺、甘家沟两个分厂,军工百人,茅屋厂房三十余间,厂长史耀东、副厂长贺富田,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制造土手枪(一响、折把)、手榴弹、土地雷,为抗日战争补充武器。今旧址中尚有炉台、石制石碾、石槽、校枪土堆等留存。
      四、新五师医院旧址
      在老门村西沟。 为新四军第四野战医院,又称新五师医院。该院创建于1938年,1945年随部队迁移。在此期间,下设桃花寨(老湾境内)、转尾巴沟(老门境内)、芦毛沟(武胜关境内)三个分院。总院有茅屋15间,院部设在老门村民夏春海家。院长曾照南、政委方汉。每天收治伤病员百人左右。今院址尚存有屋基石、土台等,附近烈士墓众多,每年清明节,附近学校组织师生前来扫墓。
     五、当谷山农民暴动旧址
     在新集村老街北背后街,此处即中共当谷山第一个党支部会议地点,叫胡家豆腐店。此次党支部会议确定了组织农民暴动方案。当时有布瓦三间,后墙有一个偏厦,四周为邻院草屋所围,封闭僻静,适于秘密会议,今仅剩后半边偏房。农民暴动于1927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围克了九里关厘金局(反动政府税卡),史称当谷山暴动。原信阳县档案馆县志详载其暴动大事记、党的建设、农民协会等资料。
      六、红九军标语旧址
       在新集村土门湾村民陈以勤住屋北后墙上,系红土刷写:“欢迎被压迫的团丁来打土豪分田地种”,落款:“红九军第六师政治部宣民国十九年”。标语为房檐所覆盖,可遮风雨,免受人畜损坏,故至今清晰。现作为革命文物予以保护。1984年原信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150元给新集村加固墙体保护。红九军建立于1929年,主要活动在豫鄂边区及枣阳一带,这幅标语为第六师在大别山区执行任务时刷写。
青山处处埋忠骨,绿水潺潺颂英魂。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就像熠熠生辉的红色珍珠,分别代表着英雄的大别山儿女,英勇的鸡公山人民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期间闹革命、抗侵略、求解放的丰功伟绩,再现了当年金戈铁马、热血浩歌。为我们留下了丰厚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缔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而不懈努力奋斗。鉴古观今,我们后辈当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珍惜盛世,筑梦中国,为创建优秀景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尽绵薄之力。

 
------分隔线----------------------------